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,蟄伏了一個冬季的人們戶外運動漸漸增多了。“每個運動員身上至少都有三處傷。”的確,運動員由于其訓練的高強度和高難度,從而成為運動損傷發生最多的人群。
然而,大多數運動員都可以很快康復,恢復正常的訓練和比賽,這與他們嚴密的預防和及時專業的處理措施密不可分。相反,很多業余愛好者在遇到運動損傷后由于處理不當而延誤了治療,甚至留下一些后遺癥,影響了運動機能。
人體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骼、關節和肌肉三部分。其中,堅硬的骨骼構成了人體的支架,起到了支撐人體、保護內臟等作用,由于其堅固性,骨骼在運動中并不易損傷。而關節軟骨則是會因為磨損就會有創傷。要預防關節損傷,需要注意以下問題。
養成良好習慣,保持肌肉力量
俗話說“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”,預防運動損傷,平時也得下功夫。強健的肌肉不但能賦予我們更大的力量,在完成一些扭轉動作時也起到了保護關節的作用,如果肌肉力量很弱,運動時很容易損傷關節內的韌帶、軟骨等。
量力而行,謹慎選擇
運動帶來健康,也使我們身心愉悅,但并非所有運動項目都適合每一個人。我們需要根據自身的年齡、體能狀況、運動機能來選擇運動項目。一般來說,青年人以及肌肉力量很好的人可以選擇“接觸性運動”,顧名思義,就是身體可能發生接觸的運動,包括籃球、足球等;中老年人或者肌肉力量較弱的人適宜選擇“非接觸性運動”,包括乒乓球、慢跑、游泳等。同時,要根據自身平時的運動機能選擇性參加運動。
運動環境適宜,準備活動充分
選擇一個安全、適宜的環境進行運動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環節。就天氣而言,氣溫過低,肌纖維容易過度收縮。而氣溫過高,營養消耗過大,都容易導致損傷。就環境而言,建議選擇專門的運動場地,尤其是跑步、游泳等,復雜的環境常常導致不必要的扭傷。此外,在活動之前要進行充分的熱身和拉伸運動,一方面促進血液循環,調節心肺功能,另一方面增強肌肉的興奮性和柔韌性,從而能夠順利地完成運動中的各種動作,避免運動損傷。
動作規范,科學運動
對于滑雪、球類等技巧性較高的運動,建議在接受了專業指導后再自由活動。根據經驗,很大比例的運動損傷都是在做不規范的動作時發生的。比如,業余網球愛好者經常出現網球肘,其實常常是由于揮拍時發力的位置錯誤導致的。
勞逸結合,循序漸進
古語說“過猶不及”,運動過量不但不利于健康,也容易由于肌肉疲勞、專注力下降導致運動損傷。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當天的身體反應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運動量,不能勉強完成。最好在每運動半小時后休息一次,緩和身心,補充能量。每天的劇烈運動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小時。
均衡營養,及時補充
在運動時,人體對營養物質的消耗是平時的數倍,甚至數十倍,這些營養物質包括糖類、蛋白質、脂肪、電解質、微量元素等,營養物質的缺乏會直接導致運動系統功能的下降,從而不能完成相應的動作,如果強行完成,就會發生運動損傷。因此,想要經常參加運動,在平時的生活中就需要均衡營養,平衡膳食,不要偏食,尤其要多吃一些富含鈣、鎂、磷等微量元素的食物,如牛奶、豆制品、海鮮等。在運動過程中,我們還需要根據運動的強度和出汗的多少及時補充水分、能量和電解質,如準備一些水果、運動飲料等。
損傷過后,及時修復
只要運動就會或多或少對關節軟骨造成不同的損傷,骨關節的保護越早越好,單獨補鈣可以保持骨頭健康,但對于關節而言,不單是骨頭本身,還有韌帶、軟骨、滑液等多種組成部分。但人體隨著年齡的變化,身體中所吸收的營養素有時不全面,因此30歲后應全面補充關節所需營養,改善關節功能。尤其對于熱愛運動的年輕人,關節受損是避免不了的,那就必須在運動后,針對關節補充營養。健康關節的軟骨營養必須充足,才能保證軟骨的新陳代謝。外源性補充關節營養可以刺激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,補充軟骨基質的丟失,從而促進軟骨的修復。臨床研究顯示,關節營養不僅能改善骨關節病癥狀,而且還能夠控制病情發展,促進軟骨修復。
美國賀欣康關節修復配方 專業成分 修復關節受損軟骨 還您健康骨關節